为什么幼儿需要遵守规则
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规则是极其重要的一环。首先,规则有助于维持秩序,建立良好的交往方式。其次,规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和规矩意识,有利于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另外,一定程度上,规则还可以保证幼儿获得公平、自由的生活和成长环境。
如何制定合适的规则
要让幼儿遵守规则,必须先制定出合适的规则。制定规则时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规则要具体明确,不太容易引起歧义;
规则尽量简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再逐步增加;
规则要指出具体的行动或者是责任,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去做;
规则要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如何培养幼儿的规矩意识
制定出合适的规则只是开始,如何让孩子自觉地遵守规则、培养规矩意识则更为重要。具体有以下建议:
认真解释规则的意义和目的,告诉孩子不遵守规则的后果,并让孩子知道这是一种责任;
引导孩子自我约束,让孩子明白自己遵守规则的价值,主动遵守规则;
及时表扬孩子的遵守规则的行为,让孩子明白自己行为的正确性和积极性;
在孩子违反规定时及时纠正,明确不允许违反规则的行为;
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培养孩子的遵守规则意识,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自主学习、体验、探索。
如何正确处理违反规则行为
幼儿期的孩子往往无法完全遵循规则,会出现不守纪律、打闹、破坏等行为。这时候,家长或老师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
及时制止违反规则的行为,引导孩子改正错误,不让情况扩大化;
对于轻微的违规行为,可以选择沟通、引导和教育孩子;
对于较为严重的违规行为,适当采用惩罚措施,例如口头警告、罚站、禁止使用某种玩具等,但惩罚应适度,严重的行为可以采用以谅解和细致的关注方式解决;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也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一般情况下,幼儿期的孩子更适合用耐心、理解、鼓励、引导、奖励等方式来引导。
让孩子成为自律的问题解决者
要想让孩子规矩、自律,还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并让孩子成为拥有问题解决能力的人:
对于孩子不守时、不安排时间等行为,可以教孩子使用蒙台梭利钟表或者制定一份行事历,让孩子掌握有关知识和方法,建立自己的时间规划习惯;
对于孩子不尊重他人、争名夺利等行为,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他人感受,学会谦让和分享,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对于其它违规行为,可以引导孩子分析问题本质,寻找自己的错误,制定有关计划来提高自己的自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