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规则意识:
规则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社会生活到个人行为,规则为我们日常生活的组织和秩序提供了保障。在教育方面,规则意识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人意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并能够在行为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培养规则意识可以使孩子成为遵守社会规范和校园规则的独立个体。
培养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教育专家指出,缺乏规则意识的孩子往往会感到迷失不知所措,无法明确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相反,若孩子对如何遵守规则和规矩有清晰的认识,可在约束自己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如何培养规则意识:
1. 从小开始,建立规则性生活环境:家庭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设置相应的规则和约束。比如,每周一次大扫除、固定的作息时间、按规定分配任务等等,这些习惯能够让孩子在自我管理中逐渐养成规律性生活的意识。
2. 以身作则,让孩子从自己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孩子始终是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学习社会行为方式的。如果父母有清晰的规矩及健全的行为模式,自然能够在孩子内心中树立起一定的议规观念。
3. 多引导孩子思考:不要仅仅是让孩子去遵守规则,更要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要遵守这个规则,规则背后的道理是什么等问题,帮助孩子自主的理解和掌控规则,从而更好的落实规则。
4. 鼓励孩子表达:让孩子有机会表达对一些规则的看法,同时耐心倾听和关注。这些经验和想法对于孩子养成规则意识、变得更加自信、独立和有能力等方面非常有效。
如何通过课程培养规则意识:
1. 游戏式教学:针对一些规则性要求的教学可以采用游戏式教学,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有趣的任务和愉悦的氛围来增添儿童主动学习的兴趣。
2. 规则意识故事:通过儿童故事,让他们关注故事中的白天和黑夜、人和小动物之间的相处之道等反映人与社会规则相关的主题;使用绘本及相关故事教训,可以结合模型教育的方式,将一些常见的行为方法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
3. 玩乐活动:靠玩乐活动融入在课程中,比如让孩子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一个团队挑战、进行各种情境扮演,同时,设置不同的规则和约束时限的悬念挑战等,可以拉近孩子们与规则的距离,提高孩子们的规则观念、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4. 规则讨论:给孩子提供一些规则讨论的时间,考虑他们对不同规则的看法,并与他人分享想法。从识别不同类型规则的必要性谈起,之后引导孩子思考规则对社交秩序、行为纪律等方方面面的意义。同时,也要在课程中予以强化其拥有应对与支配不同规则的能力,让其在未来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规则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