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青春期,你会想到什么?答案也许有很多,但其中一定包含“叛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新一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做出许多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被家长或社会视为“叛逆”。有些家长甚至将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的所有变化都看作“叛逆”,这其实是在亲子关系里筑了一堵翻不过的“墙”。如果成年人只看到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而忽视他们行为背后的内在诉求,孩子就会被越推越远,越管越失控。
青春期是大脑的第二个发育高峰期,更是青少年“破茧成蝶”的成长过程。叛逆,其实是成长的开始,但成年人往往看不懂,总是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管教。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尊重、理解和支持。比如,给他们更自由的成长空间,让他们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改变自己。再比如,拿起“放大镜”找“金子”,运用恰当的表扬和鼓励,不断给他们信心和能量,让青春期的烦恼变成生活中的一个个“小确幸”,让孩子们的青春无怨无悔。
家有青春期孩子
青春期是孩子迅速成长的阶段,也是很多家长担心、烦恼的阶段。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在语言、行为、性格等方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家长有什么样的困惑和难题?与青春期的孩子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一般会怎样处理?
●天津初二男生妈妈王美丽
近一年来,因为儿子我活得格外焦虑。2020年疫情期间,我和丈夫单位里疫情防控压力非常大,基本没精力管孩子。那段时间孩子几乎手机不离身,但想到要线上学习,我就没太在意。可等学校复课后,我想把手机收回却遇到了困难,儿子总是千方百计把手机藏起来。他每天下午放学6点左右到家,吃过晚饭就回自己房间玩手机,不到八九点不碰作业。他几乎每天都写到很晚,有时过了11点还写不完,作业质量可想而知。不久,班主任就找到我,说孩子上课时精神不集中,成绩下滑严重。我几次要求他把手机上交,他都不听,我们母子甚至为此大动干戈,把手机都摔碎了。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孩子爸爸不管吗?这也是我们家的一个特殊情况,孩子爸爸以前在外地服兵役,孩子五年级时才转业回来,父子间的交流很少,后来又因为跟儿子闹过两次矛盾,甚至动了手,现在儿子基本跟他无交流。
起初,我没有把孩子玩手机的真实情况跟老师说,主要是怕影响孩子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因为他以前给老师的印象是不错的,成绩在班里也处于上中等。但是后来我发现不说不行了,因为我太需要帮手了。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儿子玩手机的情况有所好转,虽然那种叛逆劲儿还是挺强,但比之前好了不少。
●河北沧州高一男生妈妈张海鹰
儿子小时候,我们说什么,他基本上都会执行;进入初中之后,他有时会对我们的要求表现出抵触情绪。我意识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家长的教育方法也应随之改变。
比如手机使用问题。去年居家学习期间,我给儿子买了手机。据我观察,他上网课时能认真听课,课后偶尔会偷偷地玩一会儿游戏或者和同学聊天。我认识到,手机对孩子的诱惑力很大,对他的学习也会产生影响。但我又不可能时刻监督,那样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我就和他说“:你觉得什么时候有必要用手机都可以用,我愿意信任你。但为了避免玩手机给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我建议约定一个时间点。在此之前你要是完成了作业,就可以玩一会儿。”约好以后,不管他是玩游戏还是聊天,我一般都会假装没看见。这种方式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什么时候跟他要手机,他基本上都会痛快地给我,不会因此产生亲子矛盾。我觉得家长没有必要把手机看成一个“敏感点”,一看到孩子碰手机就批判。家长对手机的敏感,会在无形当中促进孩子对手机的关注,激化亲子间的矛盾。
儿子进入青春期后,我感到母子相处时会产生一些“界限感”。初一时,我还能和他拉着手过马路。初二之后,我想和他并排走,早被他甩得远远的了。这说明儿子认知到自己长大了。不过他内心有时还会把自己当成孩子,在家也会和我撒娇,我觉得他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享受“被关注、被呵护”的感觉。
儿子上高中住校后,我们朝夕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他每周六上午回家,周日上午返校。上学期,我每周末开车接送他,希望交流时间能多一些。路上,我会试着把生活中的烦恼同他倾诉,并听取他的建议;他也会把学校生活中的问题同我讲,让我帮他一起分析。这一路上,我们互相分享、关怀、滋养和鼓励。我觉得,如果家长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孩子的叛逆心理或行为就会弱很多。
●山西太原中职毕业生妈妈吴芳
我们家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孩,从卫校毕业后到医院当了一名护士,前年结了婚,去年有了孩子,一切都挺顺利。儿子今年18岁,去年中职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但他也不回家,在外面和同学一起租房子住。有时我和他爸叫他一起打理小吃店的生意,他也从来不听。
春节前,我给儿子打电话问什么时候回家过年,他说过几天就回,可是一直等到大年廿九都不见影子。我急了,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奶奶打电话,问儿子有没有回老家,才知道过年前的近三个月来,他分几次从奶奶那儿要走了近1万块钱。奶奶怕我们闹他,就瞒着没跟我们说。直到孩子迟迟不回家怕出什么事才说出来。
因为儿子还没有工作,我和他爸平时每个月都给他4000块钱的生活费,在县城里应该是够一个人开销的。“你拿这1万块钱干什么用了?”我在电话里问他,他一直支支吾吾不肯说,大年三十都没回家。大概初十左右,他姐姐接到一个催债电话,我们才知道儿子跟他们借了3万块钱,这对我来说就像一个晴天霹雳。我们给孩子打电话,一直关机。我和他爸关了小吃店,到处找,几天后,终于通过他的一个同学联系上了,他只说自己是遭遇了网络诈骗,不做任何具体解释,也不肯跟我们回家。
现在回想起来,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我们基本上是没怎么参与的。我和他爸爸在县城开店,俩孩子从小在农村和奶奶生活在一起,都是上初中后才到县城来上学的。我们亲子之间的磨合期,也恰恰是他们的青春期,我想这应该是问题的根源,我很后悔,但是现在已经回不去了。
教师眼里的青春期孩子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对待学业的态度一般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00后”的青春期呈现哪些新特点?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老师们有着怎样的困惑和难题?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双语学校教师李杰
进入初中,学业要求全方位提高,对孩子的专注力、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再加之走进青春期,孩子们普遍出现焦虑和不适应的现象。有的家长质疑学校教育,这种心理暗示容易让青春期的孩子与学校教育产生心理间隙,从而产生排斥心理,造成错上加错的后果。还有的家长轻易给孩子贴上“笨”“学不好”的标签,导致孩子觉得自己的努力是事倍功半甚至没有回报的。
青春期孩子还未形成稳定、成熟的价值观,易受情绪和他人的影响,决断往往出于主观情感而非客观理性。因此,端正青春期孩子对待学业的态度,根本上要从发展健康、健全的价值观入手。
在信息强度大、碎片化的冲击下,若缺失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孩子就容易形成有所偏颇的价值导向。而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自我意识强烈,出现问题经常归咎于外,常常是自卑与自大的矛盾结合体。他们渴望独立、平等对话,希望自己的想法得到重视和认可。同时,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盲目自信,对别人妄加指责。
曾有个学生拿了别人的新校服,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校长告诉我,即便孩子的行为是有意识的,也不能定性为盗窃,否则极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我找到那个学生谈话,通过良好的共情,让孩子感觉到“老师是他的家人,是来帮助解决问题的”,然后给出解决方案并分析这么做的原因。第二天,这个孩子当着大家的面,大方诚恳地向同学道歉,并说明了事情的真实缘由,自己以前丢了一件,看到这件没人领的衣服就拿走写上了名字。同学们欣赏他不回避、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原谅了他。孩子十分感谢和佩服我,我顺势引导他在学业上有所作为,他的成绩从提档线下提升到了提档线上,顺利被高中录取。
有时候,一件小事的突破、成功,就会让孩子看到希望,从而迸发出极大的能量,摆脱溃败的情绪,慢慢获得自我认同感、成就感,进而走入一种良性循环。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教师王艳霞
有人说,“00后”的孩子是“思想上的跛脚巨人”。因为处于信息爆炸的年代,他们非常容易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但由于分辨能力还不是很强,容易形成错误的观念。当这些观念在与父母和老师的观念出现偏差时,他们会下意识地采取对抗的状态,更有甚者因此走上弯路。网络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且这种影响我们无法预知,也无法为此准备应对方法。
例如,在网络时代,偶像崇拜的社会效应愈发明显。心理学上认为,对榜样的学习和模仿是孩子获取社会知识与经验的一种方式。青春期孩子的偶像崇拜是他们寻找自我的过程。但是很多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舍本逐末,甚至迷失了自我。我们学校2020届曾有个学生,因为老师在课堂上举了他偶像的例子,便认为老师是在抨击他的偶像,不仅想方设法不上这位老师任教的课,还在班级群、qq群和朋友圈抨击这位老师,甚至上升为人身攻击。这个孩子的成绩也一落千丈。听闻这件事,我们都感觉很可惜。也因为这件事,现在我们在课堂上联系实际时都会有意避开偶像,尤其是年轻偶像。
学生进入高中后,会感受到学习压力明显增加。相对于初三的紧张,高中的课程不仅是在深度上有所增加,广度上也扩展了很多。
一般而言,高一开学后的前两个月、高二第二个学期的后两个月、高三第一学期后两个月和高考前一百天这四个阶段,是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在应对环境变化、人际关系变化、学习状态变化的重要阶段,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态度产生影响。
孩子们大致会出现以下两种变化:一是热情也许会转变为疲惫。以上四个阶段的开始时期每个孩子都有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学习充满热情,会展现出勤奋、懂事、拼搏的形象,给人一种奋发向上、努力实现梦想的感觉。但当阶段性测试结束后,孩子们的热情往往会迅速降低,尤其是成绩达不到期望值的时候,他们的热情会逐渐消磨殆尽,进入倦怠期。这时,鼓励和帮助孩子设定目标期望值,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孩子的不良情绪。二是自我怀疑。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后,他们发现考试成绩没能达到预期,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学生难免会变得灰心丧气,甚至对老师设定的目标产生怀疑,强烈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甚至高涨。这时,最好采取倾听的态度,引导孩子抒发自己的想法,并加以引导,有时可以事半功倍,一味说教的结果与预期往往背道而驰。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并且期望得到多方面的肯定,所以距离高考的日子越近,学生面临的心理挑战也越强烈。我想对家长们说:“无论他们的成绩好坏,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家长的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安慰和纾解。”
●江苏省无锡市河埒中学教师戴璇
拉着任何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问“学习重不重要”,我想他都不会说不重要。但你若断定“只有学习才能拥抱未来”,很多学生当场就会反驳你。
现在的学生普遍较早地接触了社会,他们了解网红、直播带货、游戏主播,他们有很多新想法。虽然都知道学习很重要,但这个世界让他们分心的事太多了。因此,我们要主动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尊重,需要被理解,渴求平等对话,也热衷于追求自己喜爱的事物。“00后”的孩子有灵活的头脑,他们生活在网络四通八达的年代,接触的事物广而杂。但他们还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也没有完全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面对新鲜事物和热点话题时,容易被带“偏”,若家长和老师不能及时予以关心和帮助,他们就容易产生极端想法。
对老师而言,最大的难题就是当下的学生较早地接触了网络,对很多事物有了刻板印象。有的学生没有看过海,却轻蔑地说:“海不就是蓝的吗?网上都有。”但其实只有真正走到海的面前,听到海浪声,闻着海风,才能明白海是什么。因为过早的了解,反而失去探索的欲望;因为太多知识的显露,反而失去寻找知识的快乐。
在我看来,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极为重要的是建立起相互尊重的关系。如果亲子之间、师生之间产生了矛盾,一味地批评指责,很可能会使孩子走向叛逆。一定要先问孩子“你为什么和我的想法不一样”,做到平等对话。此外,青春期的孩子非常看重诚信,只有大人说到做到,他们才能心悦诚服。
总之,要给予青春期的孩子足够的关心,但凡能感受到爱的孩子,一般都不会过于叛逆。爱要从小培养,既在家庭氛围中,也在班级氛围中。
专家谈“青春期叛逆”
朱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应从新一代青少年文化看“叛逆”
如果说心理发展和脑发育是青春期一系列变化的生理基础,那么社会制度和文化习俗则是青春期行为的社会基础,同样应引起重视。从历史的角度,能更清晰地看到“叛逆”的社会性。几十年前,违背父母意愿、选择自由恋爱就被视为“叛逆”,而今天,自由恋爱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可以说,“叛逆”看起来是对家长和家庭的反抗,但实质上是对既有社会秩序的反抗,因此对家长的叛逆或许可以理解为对当前社会秩序反抗的一种映射。
当前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愈发多元化,但从总体上看,矛盾主要表现在对代际、阶层和教育制度的反抗。
中国社会推崇“长幼有序”的传统文化,并延续至今。通常情况下,青少年应尊重服从家中长辈、学校老师,青少年文化也服从于成年人建构的主流文化,处于从属地位、亚文化地位。然而伴随着社会发展与变迁,青少年的社会文化地位逐渐上升,甚至达到与成年主流人群争夺话语权的程度。
目前来看,这种代际冲突的结果主要有三种:包容、打压与转移。
哔哩哔哩(bilibili)推出的《后浪》、快手推出的《看见》,可以看作是对“包容”的一种努力,“前浪们”俯身去理解二次元文化、电竞文化和土味文化,虽然这种“包容”有着“收编”的嫌疑,落脚点仍是“前浪们”所珍视的价值观,而这正是青少年亚文化所挑战的对象。
“打压”则更为常见,很大原因也是由于青少年文化自身发展的不成熟,与社会规范、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由“叛逆”上升到“越轨”,比如粉丝社群衍生的网络暴力,但应该思考的是,“打压”之后我们还应该做什么。
正是由于“收编”和“打压”的存在,青少年开始“转移”文化场域。这几年我们观察到的趋势是,微信更多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的社交空间,而QQ则成了青少年的社交和文化空间,微博更成了饭圈文化的领地。“转移”并不是“消失”,而是青少年和青少年文化对抗既有社会秩序的新策略。
当今社会的青少年,除了代际压力,也面临着严峻的阶层差异。古语云“书中自有颜如玉”,现代社会励志的说法是“知识改变命运”,但到了“95后”“00后”成长的时代,阶层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鸿沟很难跨越,昔日作为“天之骄子”的“985”高校大学生,如今自嘲“小镇做题家”。他们对阶层秩序的对抗有时比较隐晦,可能表现为对父母的抱怨,也可能表现为学习兴趣的丧失或者孤独自闭,主要源于对现实的无力感和迷茫。
而对教育制度的反抗在青少年中则更为普遍。现行教育体制下,青少年以主课学习为主,“好学生”“差学生”主要通过学习成绩来定义,学习以升学、高考为目的,学习方式大多以被动接受为主,使得师生关系以服从权威为主。青少年表现出的厌学情绪,更多是对应试教育体制的不满。
在对代际、阶层和教育制度的反抗中,也贯穿着对性别秩序的反抗。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以听到诸如“女孩子要温柔、要听话”“男孩子调皮代表聪明”“女孩子小时候学习还行,到初中就不行了”“女孩子学不好数理化”“男孩子当然要学理科”这类言论……遗憾的是,这些刻板印象不仅存在于坊间闲谈,甚至还存在于一些教育工作者的理念当中。一旦青少年没有服从这些性别秩序,比如男孩子不喜动而喜静、女孩子偏好中性化的装扮,就很容易被贴上“叛逆”的标签。
黄玉兰(湘潭大学硕士生导师)“叛逆”的界定标准源于成人世界的规范
标签理论是解释越轨行为(又称偏差行为)如何产生及其发展的理论。标签理论认为,社会权力阶层界定了社会规范,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被公布于众后,就会被归类为越轨行为,越轨行为是由“初级越轨”向“次级越轨”再向“习惯性越轨”逐步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标签张贴”起到了一种关键性的“催化剂”作用。
所谓“叛逆”,顾名思义,就是反叛的思想、行为,违背了社会的运行规则。“青春期叛逆”指的是青少年违背了长辈的要求和规范的思想、行为,从而被成人群体标签化的过程。“青春期”为何会被贴上“叛逆”的标签呢?依据标签理论,“叛逆”可以理解为一种偏差行为,这种偏差行为的界定标准是成人世界对青少年的要求和规范。违背了成人的要求和规范的思想、行为就成了“叛逆”。“叛逆”可以理解为“不顺从”,这里蕴含了一种不对等的关系,表明成人群体与青少年群体具有上下等级的不平等关系,所以,成人制定的规则要求青少年必须遵从,这是传统“家长制”的体现。“家长制”强调家长的绝对权威性,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规则条例来控制和规范家庭成员。
“家长制”是传统儒家“孝”文化的产物,“孝”文化在传统社会中主要运用于子对父的关系之中,强调晚辈对长辈的服从。在现代社会,这种传统孝文化依然影响着子辈与长辈之间的互动关系。当子辈群体的想法和行为违背长辈群体的要求与规范时,子辈群体就会被称为“叛逆”。
而成人眼中的“叛逆”,其实是青少年追求自我独立的表现。青春期是由儿童逐渐发育为成年人的过渡期,随着身体的成长,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所以青少年渴望独立与表现自我。而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给社会带来丰裕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由开放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也更加促进了青少年的自我表达与自我选择。青少年与长辈群体的互动存在于长幼的层级关系当中,使得青少年容易压抑自身的情绪和想法。如果长辈群体缺乏适当的沟通和教养方式,青少年与长辈群体之间就会产生交流障碍,青少年寻求独立和尊重的心理会备受打击。他们可能因此逃离长辈群体,背离长辈群体的行为规范。青少年的自由选择与成人世界的权威固守之间产生冲突和背离,自然就被贴上“叛逆”的标签。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1年4月刊第2期
编辑|李香玉 王梦茜 黄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