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尽收 刻不容缓】
短短十几天,少纵即逝。但关于家住武汉市青山区的新冠肺炎患者吴优(化名)来说,曩昔的这十几天,他岁月难熬,从前跌到了失望的谷底,又在各方的支撑和尽力下,从头看到了曙光。
35岁的吴优,是2月12日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含临床确诊病例)14840例中的一位,也是本报记者多日来盯梢采访的一位病患事例。他的收治阅历,也是不折不扣执行“四类人员”分类会集办理办法,真实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以来的缩影。
2月5日,本报记者与吴优取得联系,得知他父亲逝世、母亲病重的音讯。
2月6日,他的母亲收治入院。一起,自己呈现发烧、咳嗽等症状。上报给社区后,吴优单独在家阻隔。
2月9日上午起,武汉全力推动全市1100多个社区危重患者收治、疑似患者阻隔、核酸检测“三清零”作业,将排查出的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悉数会集收治、分类阻隔,保证执行到位,做到应收尽收、应诊尽诊。在这样下沉式的大排查中,呼吸困难的吴优成了社区要点重视目标。
等候被安顿的日子里,严重、焦虑,吴优的心情反反复复。但他说:“我不能倒下,我现已失去了爸爸,在医院承受医治的妈妈还等着我。”
“妈,这几天我不能去医院陪您,但咱们都要刚强!很快就会曩昔的!”无法看望母亲的吴优,在微信里这样安慰白叟。
2月12日,他接到了这几天听到的最好音讯,社区书记在电话中告知他,要被收治了。
——下午1点,吴优收到告知出门,浑身乏力地坐在马路边,同其他社区的患者调集。
——下午2点,一行7人乘坐社区组织的车辆,会集被送往武汉市榜首医院。
——下午3点,随行社区人员接到区里电话,要求加大未确诊患者和确诊患者之间的空间间隔,下降病毒传达危险。跋涉中的车辆折返至街道办事处。
——下午4:18,吴优等一行人换乘不同车辆再次前往医院。等候中的这一个小时里,他接连发来了十几条微信。透过手机屏幕,记者感受到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对生命的巴望。
——下午4:41,吴优等一行人抵达武汉市榜首医院,15分钟后,他住进了医院12楼的病房。
——下午6:26,吴优收到了几天前的核酸检测成果,疑似转为确诊。
——晚上9:27,高烧38.9度、正在等候医治的吴优,不时发来信息。言外之意,都透露着“感谢”与“抱愧”。吴优感谢记者一直在继续重视着他的收治阅历,而抱愧则是未能及时回复记者每一条关心的音讯。
——晚上10:34,医院12楼康复开水供给,吴优拍了一段视频。水龙头里流泻出的温暖,似乎是生的期望。
2月13日,通过一夜医治,吴优体温总算康复了正常,全部向好。
2月14日下午1:17,吴优告知记者:“刚刚护理和我说,我能够参与新药‘瑞德西韦’的试用测验!无论怎样,这对我来说,都是好音讯!感谢我们!感谢医务人员!感谢武汉市榜首医院的医师、护理及一切作业人员!感谢!”
一连四个“感谢”,隔着手机屏幕,记者殷切感受到吴优的激动与感恩。而他的阅历,也是武汉战“疫”行至此刻的真实写照——严冬必将曩昔,春天就在眼前。
(本报武汉2月14日电 报导组成员:本报记者晋浩天、卢璐、章正、李盛明、张锐 光明网记者李政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