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过孩子教育的人都知道,想要教育好孩子,就一定要懂一点孩子的心理,符合孩子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的教育,才能真的让孩子获得提升,健康的成长,而那些违反孩子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的教育,即便短时间内似乎有效果,从长远来看,也是有害无益的。本文总结了儿童教育中的十个著名心理原理,供大家参考。
幼儿教育心理
1、罗森塔尔效应
这个效应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发现的,他在一所普通中学的一个班级里,随便走了一圈,就在学生名单上,随便圈了几个名字,告诉老师,这些孩子的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再来这所学校后,发现这几个孩子竟然成为班里的学习成绩的佼佼者。
这种积极效应,就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尤其在小学低年级的小孩中的效果明显,作为聪明的家长,一定要学会把这些积极的效应,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认可自己的聪明,未来自然也会更出色。
2、超限效应
这个效应最著名的一个案例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他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觉得牧师讲的非常感人,决定捐款。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决定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决定一分都不捐;又过了一段时间,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时间过程引起的心理极不耐烦从而反抗的心理,在生活中是经常出现的,比如孩子因为一件事,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不仅家长会暴躁,孩子也会厌烦家长的说教。所以我们批评孩子的错误,不能简单的重复,要学会换角度、换说法,才会有效果。
同样让孩子学习,也不要一而再的重复一种方式,这也只会让孩子因为反感失去学习兴趣。
3、德西效应
这个效应是心理学家德西提出来的,他讲了一则寓言:有一群孩子在老人家门前嬉闹,怎么劝都不听,老人就换了一种做法,他说自己非常喜欢孩子在他面前嬉闹,也非常感激孩子,并每人给了10美分,第二天孩子们再来,老人给了孩子5美分,第三天只给了2美分,于是孩子们大怒,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会为了他玩了,老人则获得了清静。
这种用奖励,把孩子内在的快乐,变成外在的快乐的方式,事实上在孩子教育过程中,也经常遇到,比如有些家长会告诉孩子,你考100分,给你100元钱,考进前三给你买一个汽车玩具等等。然而这却把孩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变成了外因刺激,一旦奖励不能满足孩子,孩子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所以孩子的学习方面,家长要注重引导孩子树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增加自身的学习动机,而不是用奖励鼓励孩子。
4、南风效应
这个效应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南风和北风比谁的威力大,看谁能脱掉人身上的大衣。北风鼓足了力气,但路上的行人却为了抵御北风侵袭,反而把大衣裹的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让天气变得更暖和,行人觉得热了后,则脱掉了大衣。
这对我们的启发是,我们用棍棒等方式压迫孩子,反而会激发孩子更大的反抗,如果顺应孩子的需求,用温情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培养孩子自觉向上的态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木桶效应
这是一个比较知名的效应,说的是一只木桶装多少水,是由最短的那块板决定的,而不是最长的那块板。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孩子的薄弱学科及薄弱的知识,并引导孩子学会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够获得一个好的成绩。
6、霍桑效应
这个来源于美国霍桑工厂,这个工厂有完善的娱乐及医疗等福利制度,但工人们依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不佳,心理学家做了一项实验,用了2年时间,分别找工人谈话2万余次,并强调倾听工人对工厂的意见和不满,结果工厂产值大幅度提高。
这对我们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启示是:一定要注重和孩子谈话,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困惑和不满充分表达出来,发泄出来,这样孩子才会进入轻松、舒畅的心理状态,学习也会更加努力,更加自信。
7、增减效应
所谓的增减效应指的是,任何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很多销售在给顾客东西的时候,经常是先少给一点,然后一点点的添加,而不是直接给一大堆,然后一点点的减少。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很多家长经常把孩子的优缺点都说一番,采取先褒后贬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你会发现很不理想。这里建议大家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的一点点增加对孩子的积极的赞扬和评价,你会发现效果非常好。
8、蝴蝶效应
有研究表明,南半球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翅膀带起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因素的参合,在几周后,会变成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认为: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时间及其它因素的参与作用,就会产生巨大复杂的影响力。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教育无小事,很多时候,我们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都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并引导孩子也不断学习,不断修正自己的不当行为,并通过思考,指出家长的不当行为。
9、标签效应
这个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因为兵力不足,就让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心理学家要求犯人每周给亲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都是拟定好的,说的是表现如何好,如何改过自新、如何服从指挥等,犯人只需抄写。结果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逊色于正规军,这种效应就是标签效应,心理学也叫暗示效应。
这对我们的启发是,不要随意给孩子打一些负面标签,比如“笨”“猪”“傻”等,这种负面标签会让孩子真的变笨,相反经常给孩子打正面标签,孩子则会变的越来越优秀。
10、门槛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如果别人一下子提出很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但如果先提出小的要求,逐渐增加,则很容易达到,这就是门槛效应。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也要如此,先提出低一点的要求,孩子进步后,给予肯定和赞扬,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引导孩子积极奋发向上,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