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规则意识薄弱成因
幼儿期是孩子从无知到知晓社会规则的重要时期,然而,有些孩子在这个时期却表现出规则意识薄弱的情况。这种现象的成因有哪些呢?
家长态度不当
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举止缺乏正确引导,甚至纵容孩子违反规则,从而使得孩子在对规则的认知上产生混淆,进而出现规则意识薄弱的情况。如家长未能正确指导孩子不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能大声喧哗等基本规则,这样孩子就会对规则缺乏清晰的认识,容易违反规则,出现规则意识薄弱的情况。
亲属教育不当
除了家长的作用外,亲属的影响也决定了孩子的规则意识。如亲属或长辈对孩子怒斥、冷落、辱骂等负面教育,甚至让孩子有恐惧感,无形中教会孩子观念不健康、不正常的行为,从而影响孩子的规则意识形成。此时,孩子的叛逆情绪增强、逆反和对抗心理增多,导致其对规则意识的认知薄弱。
周围环境缺少规则引导
孩子的行为举止往往受到身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周围环境缺少规则引导,孩子就会对规则缺乏认知和遵守意识。如家庭环境混乱无序,社交场合中难以接触到健康规范行为的情境下,孩子容易迷失自己,产生规则意识薄弱的状态。
幼儿个体特征
不同幼儿个体存在差异,有的孩子体验特殊、感知能力弱、思维鲜活或借助外物玩耍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其对规则的认识和遵守程度。如,学习能力和反应力较慢的孩子,理解能力较差的孩子等,在感性认知过程中,容易对某些规则产生模糊或理解不清的情况,从而让规则意识变得薄弱。
因此,父母和家庭成员必须在教育孩子中注重基础规范,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加强孩子的规则意识教育;同时,孩子身边的环境和气氛也应尽量保持健康和有秩序,以帮助孩子更快地形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